利菲尔特点击: 2025-01-02
返回列表早期探索阶段
古代时期:希腊、罗马和中东的古人利用多孔水罐和池塘等通过蒸发的概念来缓解热量,但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冷却塔。
19 世纪初:1819 年,英国出现了一种用于蒸发液体的蒸发冷却器,这是早期利用蒸发冷却原理的设备之一,与蒸汽机冷凝器的需求相契合,因为冷凝器需要冷水才能运行。
初步形成阶段
20 世纪初:冷却塔行业出现了 “湿箱、沙漠冷却器、滴水冷却器和沼泽冷却器” 等多种直接冷却器,其中最早的一个是用湿粗麻布包裹的木制框架,并使用风扇将空气强迫进入要冷却的区域。1906 年,一项专利描述了一种水冷塔装置,该装置具有喷嘴、喷雾器和水槽,能在塔的整个水平横截面上以均匀的方式反复分配水。
1910 年:荷兰学者依特尔松提出了以钢筋混凝土建造冷却塔壳体。
发展与应用阶段
1915 年:世界上第一座冷却塔在荷兰的一座矿山上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冷却塔,由依特尔松设计。
20 世纪中叶:美国在冷却塔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践。1958 年,一座高达百米的双曲线冷却塔在 HihgMammham 发电厂中建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冷却塔,标志着冷却塔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开始开发玻璃钢冷却塔,发展很快,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士、苏联、罗马尼亚等国家都有各种系列的产品,尤以日本生产厂家多,产品系列齐全。在这一时期,木结构冷却塔因需耗大量木材且防腐处理困难,基本被淘汰。
引进与快速发展阶段
1966 年: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分别从美国保利、日本信和等公司引进技术,大量生产玻璃钢冷却塔。
1973 年:中国大陆从日本引进玻璃钢冷却塔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于 1974 年研制出中国第一代 FRP 冷却塔并投放市场,取得良好效果,随后许多设计研究单位相继开展了 FRP 冷却塔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使中国的 FRP 冷却塔得到迅速发展。
现代化与多样化阶段
20 世纪后期至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冷却塔在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出现了各种新型的冷却塔,如闭式冷却塔、干湿式冷却塔、喷射式冷却塔等,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在节能减排、降低噪音、提高冷却效率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冷却塔的大型化、节能化、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